浙江杭州:桐廬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項目簡介:浙江杭州桐廬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項目區位概要
項目位于桐廬縣核心區內,峙山路西南側、云棲路西北側、龍潭路東北側。距離市中心2公里
以內,靠近城市主通道環城南路,距離高速出口3.4公里,交通便利。項目用地東側有桐廬縣
糧食收儲有限公司,西側有農業產業發展展示中心。城市的居住片區主要位于基地西北側。
本項目靠近主城區,交通便利,人口規模及區域位置決定本市場定位為批零一體的三級農貿
市場。
項目策劃定位
經貫通設計調查研究,目前桐廬較大規模農批市場有江南農貿市場,江北綜合市場,皆位于
城市中心區。功能上批發及零售相結合?,F狀為露天市場,易造成城市街道擁堵。環境存在
著“臟亂差”問題,管理較為粗放,缺乏城市功能上的細分與整合。
結合國內各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情況,主要有三個特點:1、配套齊全 2、交通便利 3、功
能復合 ;但是結合中國國情,市場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交易區的單一功能,必須圍繞農產品
交易進行產業延伸,進行產業配套,發展商業辦公、居住、酒店、培訓、文化展示等功能。
因此,配套齊全、功能完備、運轉高效、食品安全可控的市場,將會是未來交易市場發展的
一大趨勢。
項目規劃成果
項目總占地面積約74.5畝,建筑面積約59800㎡,容積率1.15,建筑密度0.45,配置有520個
停車位。西北側云棲路為已建城市道路,其他方向道路目前尚未建成,因此本項目主入口選
擇設置于云棲路上。
根據城市發展現狀以及周邊居住區分布狀況,云棲路和龍潭路商業價值相對較高,適合布置
沿街商鋪。龍潭路一側現狀有高壓線,為避免高壓線對高層建筑的影響,故高層酒店辦公更
適合布置在場地的西北角。
根據沿街商業分布,貨運入口更適合設置在西側峙山路上。果蔬批發大棚及冷鏈倉儲需靠近
貨運入口,可以減少大貨車對場地內部的干擾。因顧客都從東側城區過來,且綜合農產品交
易區適合設置在場地中部核心位置,通達性好,利于顧客采購。
項目業態分類
整個項目規劃為:兩心四片區兩心。農創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四片區:沿街片區、綜
合農產品交易區、果蔬交易及自產自銷交易區、冷鏈倉儲區。
設計亮點1-雙流線設計
西側果蔬批發區及冷鏈區設置大貨車通道,東側綜合交易區設置小車通道。大小車貨流線最
大程度減少干擾。
設計亮點2:倉儲交易交通三者融合
果蔬批發區及自產自銷區設計有卸貨倉儲區、交易區和貨運通道,三者互相關聯又相對獨立
整個交易流程各個階段都互不影響。
設計亮點3:雙坡道屋面停車
充分利用交易市場大屋面,設置雙坡道屋面停車場,增加停車位,減少對場地的占用,相對
于建設地下停車場,大幅降低工程造價。
設計亮點4:垃圾房和公測
利用坡道下空間,設置垃圾房與衛生間。就近處理易腐果蔬,便捷高效。
設計亮點5:智慧管理體系
交易管理信息系統在國內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業處于領先,其中電子結算交易系統、物業管理系
統、客服管理系統、手持設備現場管理系統、在線檔位管理系統、商品備案系統、停車場管理
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等,使信息管理系統覆蓋到了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一張卡可以實現停
車、買賣 貨交易、繳納物業管理費及銀行卡配套消費等功能。
設計亮點6:食品安全追溯系統
物流園食品安全管控體系從第三方實驗室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及常規監管三個方面建
立了全方位的、立體的質量管控模式。通過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農產品備案管理系統及進
場農產品待檢驗系統實現更為全面和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
設計亮點7:綜合環保垃圾回收及處理系統
主要由園區污水處理回用站和固體有機垃圾回收站組成。其中,污水處理回用站通過厭氧、
耗氧生物技術相結合,對清洗廢水及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實現水資源的回用;固體有機垃圾
回收站利用園區有機垃圾為原料,通過厭氧發酵技術產生生物氣,經過脫硫等處理后的生物
氣可用于發電,發酵剩余的沼渣和沼液經過深加工后可制成有機肥料供給附近種植基地。
設計亮點8:海綿城市給排水系統
建海綿城市就要有“海綿體”。城市“海綿體”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
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雨水通過這些“海綿體”下滲、滯蓄、凈化、回用
最后剩余部分徑流通過管網、泵站外排,從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標準,緩減城市內
澇的壓力。

以品質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是國內涉農領域專業設計公司。
快速導航
